我若盛開,蝴蝶自來;我若精彩,天自安排!臥龍,這個承載著夢想的企業,鐫刻著每一位奮斗者拼搏的身影。守初心,擔使命,是每一位臥龍人應盡的職責和義務,更是每一位技術人員砥礪前行的不竭動力。今天故事的主人公王建會正是臥龍精神的堅定踐行者之一。
王建會,臥龍工業驅動事業群小型事業部工藝技術部部長,2021年臥龍技術先鋒,臥龍工藝條線技術代表。加入臥龍8年以來,王建會臉上總是洋溢著自信的微笑,走起路來鏗鏘有力,對工作充滿激情,是大家公認的“小太陽”。
從管理到技術,她通過點滴積累,一步一個腳印,不斷創新突破,完成了從“行業小白”到“技術達人”的完美蛻變。
專就專到極致。天下大事,必作于細。細節不是“細枝末節”,而是用心,是一種認真的態度和科學的精神。王建會始終相信,認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對,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。
“這款電機接線盒側溫線長度是多少,方向怎么走?”這是電機試制過程中的再平凡不過的小插曲。為更好滿足客戶的要求,順利實現從試制到批量生產,王建會將電機從裝壓到成品包裝每個工序工藝要求逐條消化,對工藝保障能力進行全過程分析并制定改善計劃。
她將裝配車間作業指導書由工位轉化成工步,通過篩選500多張的圖片制定的作業指導書讓操作者對工序一目了然:裝壓由原來的6步改為34步,接線盒座6步改為49步,裝配12步改為37步,包裝6步變為113步……
當別人驚嘆文件為何如此詳細時,“技術人員只有將電機安裝的每一個步驟熟記于心,像電影一幀幀地過,才能將每個技術標準轉化成執行指令?!蓖踅〞缡钦f。
追求突破,追求革新。新工藝帶來高效益,新觀念開辟新天地。工藝類技術人員必須不斷突破現狀,絕非簡單遵循規矩和傳承工藝,而貴在創新和超越。
2021年,高能效防爆/非防爆IE5系列產品開發成為企業新的增長點,依據IE4原工藝保障能力不能滿足IE5一級能效電機的設計限制要求,提升工藝保證能力的穩定性這一需求迫在眉睫。
“一級能效拼的就是研發和工藝,只有快速攻關,才能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”。通過“IE5低損耗工藝開發”項目揭榜掛帥的王建會,更是將壓力轉化成動力,“癡迷”地鉆研每個細節,那種“較真兒”的精神和“一根筋”的狀態讓人十分佩服。
項目成立后,為了確定攻關的方向,她四處求教,閱讀相關書籍,多次向技術帶頭人學習、向老師傅學習,也向同齡人學習;為了多掌握技能,她扎根一線,跟蹤和學習操作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。
為了將雜耗降低最低,王建會帶領團隊不斷調整金加工參數,加工余量“0.2mm,0.1mm,0.05mm”的調整,刀具“45度,75度,90度”的變化,并結合效率和刀具損耗轉速的更改等,對酸洗參數的不斷摸索,雜耗得到了有效下降,特別是H112以下電機從YBX4 2.096%降至YBX5的0.997%,能效提升了1.1個點。
“干”出精彩,帶動一片春潮。在這個大浪淘沙的時代,技術人員不僅需要專業能力過硬,更需要將專業知識學以致用,帶動整個團隊奮進,王建會用實際行動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。
小型事業部成立H280電機裝配精益示范線項目,需要重新規劃H280及以下電機裝配布局,改變現有模式。為確保項目精準落地,當時作為工藝主管和掛職裝配車間主任助理的王建會,成為了車間推薦的最佳人選。當問到她能否挑起大梁時,她爽快地回道:“黃沙百戰穿金甲,不破樓蘭終不還?!?/span>
事業部項目成立后,最富挑戰性的是人員思想的轉變。她通過策劃組織20余次啟動會,座談交流會、現場會及周例會、月度會等,并結合與項目成員面談、組織培訓等方式,確保全體項目成員達成共識、思想統一。
在新老模式過渡期間,她長期奮戰在一線,盡心竭力地協調并處理生產、質量、技術等項目中各個部門、各個車間班組出現的突發情況?!?+N,6+1”的工作模式成了日常,王建會依舊兢兢業業,絲毫沒有懈怠。
時代眷顧奮斗者,星光不負趕路人。通過調整工藝、轉變生產模式、配送物料、管理計劃組織、管控質量,以及和希爾共同開發H160-280單元裝配機等系列措施,王建會領導項目小組成員,有效改善多品種、小批量的產能現狀,取得佳績。H280及其以下電機產能提升36%,裝配生產周期由8天降低至2天,縮短75%,產品故障率降低29.6%。
心在一藝,其藝必工;心在一職,其職必舉。王建會始終以推動事業部技術應用、解決項目實際問題為己任,以行業前端新技術貫穿全生命周期。她在反復雕琢中苦練工匠技藝,在攻堅克難中用柔肩挑起技術重擔,在追求卓越中堅守使命初心,讓節能高效技術在電機生產制造業中呼吸著時代的氧氣,開出創新發展之花,結出智慧應用之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