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是西安交通大學的博士后、沈陽工業大學博士,他是紹興市名士之鄉長期創新人才,他是電動航空適航標準-電動力系統技術規范起草人……由他牽頭負責的集團高大上項目“低壓直驅永磁電動機發電機及變頻驅動控制系列產品”正順利推進中,目前已完成3個子項目的開發。他,就是臥龍集團2021年度技術先鋒劉忠奇博士。
加入臥龍平臺,劉忠奇如魚得水。臥龍愛才惜才,更成就人才,愿意不惜成本培養人才與公司一同成長。2019年8月,臥龍將入職不久的劉忠奇送入“臥龍集團-西安交大”聯合培養博士后工作站,助推他在電機領域取得新的突破。不負所望,2021年底,劉忠奇順利完成“ICL高速大功率永磁電機設計理論研究及特性分析”工作報告結題出站。
2021年12月,劉忠奇在2021國際電動航空論壇發表主題為《電動航空用高功率密度電驅動力系統的機遇與挑戰》的演講,與全球電動航空多位頂尖專家同臺論道。很多與會專家在肯定劉博士演講的同時,驚嘆于臥龍集團在電動航空這樣高精尖領域研發之深、布局之前。
謀創新就是謀未來。事實上,臥龍全球中央研究院建立之初,便成立了高速永磁電機驅控項目組,劉忠奇博士成為了第一批參與者,致力于航空電驅動技術開發,并于2019年與GEAC聯合開發混合動力65kW36600rpm啟發一體機,作為進入高速高功率密度永磁電機驅動系統領域的切入點。
探索航空電驅絕非易事,其高可靠性、高功率密度、高運行頻率等要求原材料屬性選型、電磁設計原理、制造工藝及試驗測試手段等均超出常規電機技術范疇。劉忠奇和項目組團隊一起,開啟了極具挑戰的探索之旅。
經過3年時間的努力,歷經2代樣機多次整改試制,項目組于2021年10月完成了SiC控制器驅動永磁電機36600rpm系統對拖加載測試,電機持續功率密度達到4.8kW/kg,SiC控制器基頻輸出達到1267Hz,較現有技術水平均有大幅度提高。在原材料屬性選型、CAE耦合設計(電磁、結構、流體)、關鍵制造工藝、SiC控制器、高速測試平臺等技術難點方面均有較大突破。掌握了高頻交流銅耗、轉子動力學、定子整體浸油冷卻、SiC控制器軟硬件等設計分析方法;驗證了表貼永磁轉子碳纖維綁扎、Halbach釤鈷/釹鐵硼永磁體拼接、定子整體浸油密封等關鍵工藝;為集團高速永磁產品奠定了夯實技術基礎。
“有集團財力物力人力的全力支持,有各事業群的大力配合,我們的研發項目才能順利推進。我看到了集團對于‘技術領先型’企業打造的決心,對于永磁技術項目的產品孵化推進,我很有信心。”劉忠奇說。